>>返回【卡城华人网】主页




卡城新闻   加国新闻   即时新闻   娱乐八卦    最新科技   读者文摘   养生保健   美食饮品    居家生活   音乐诗画   艺术中心   风筝专辑   
房屋租赁   求职招聘   便民广告   定居指南    城市介绍   房产动态   留学移民   华人故事    教育话题   财经信息   精华旅游   难得一笑   

>>返回【卡城华人网】主页





卡城新闻  加国新闻  即时新闻  娱乐八卦
最新科技  读者文摘  养生保健  美食饮品
居家生活  音乐诗画  艺术中心  风筝专辑
房屋租赁  求职招聘  便民广告  定居指南
城市介绍  房产动态  留学移民  华人故事
教育话题  财经信息  精华旅游  难得一笑

读者文摘
 卡城华人网信息中心
 读者文摘
     全中国最懂小红书的,是一群郑州的中年男

全中国最懂小红书的,是一群郑州的中年男

【卡城华人网 www.calgarychina.ca】  2025-07-19 11:42
  免责声明: 本消息未经核实,不代表网站的立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卡城华人网】全中国最懂小红书的,是一群郑州的中年男

倘若有人深入郑州腹地,大概会看到这样一副荒诞图景:一群三四十岁、看起来与小红书的精致气质毫无瓜葛的中年男人,却借助这个年轻女性聚集的平台,靠着标准化内容工厂,和对算法的极致利用,撑起了数千万乃至上亿的年营收。他们几乎都是草根出身,许多人仅有中小学文凭。在互联网营销圈,他们有一个颇具气势的名字:郑州帮。

所谓郑州帮并非正式组织,而是一群聚集在郑州,靠研究小红书内容生产、种草投放起家的电商公司。它们早期靠白牌起家,主攻大健康、黑五类等利润高赛道,后来随着打法成熟,逐步拓展至美妆、家居、小家电等领域。

与高价投放明星、达人,动辄花费几十上百万的传统营销方式不同,郑州帮走的是“以量取胜”路径—— 大规模招聘小红书编辑,每天批量复制爆款内容生产出海量笔记,广泛投放于素人账号,靠自然流量跑出爆款,再引流至站外的淘宝天猫平台成交。这样绕开官方,纯靠免费流量的野路子打法,被业内称为“水下笔记”。

郑州帮有三种经典内容模版:测评、种草、钓鱼帖。以所谓“钓鱼帖”为例,一名郑州小红书编辑,以素人的口吻在小红书上发帖询问:“什么黑咖啡被你回购了五次以上。” 接着,再用另一个账号在评论区推荐指定产品。当然,同样是以素人的口吻。这种方式精准捕捉到了小红书的核心机制:种草驱动,不硬推,只以分享真实生活姿态悄悄植入产品。不过,这些看似偶然、真诚的笔记,实则是由工位前的一个个小红书编辑,凭空构造的场景和文案而来。也正是这支隐身在平台背后的“蚂蚁雄兵”,通过一篇篇源源不断的种草笔记,潜移默化地操纵着用户消费决策。有人称这套打法为“贴地飞行”。它既不追求声量,也不讲品牌调性,只讲转化效率和笔记数据。更重要的是成本极低,“哪怕赔你也赔不了什么钱,顶多赔个人工费。”

在被视为“消费决策最后一站”的小红书上,谁抢占了关键词,谁就占领了用户心智。因此,商家往往会在平台上大量铺设内容,围绕目标人群的搜索习惯进行“关键词锁位”。比如一款沐浴油,需尽可能覆盖如“干皮沐浴油”“秋冬保湿沐浴”等相关词汇,确保用户搜索这些关键词时,首先看到的就是自家产品。关键词锁得越牢,转化效果也越显著.

刘智第一次被小红书震惊,是在2019年5月去其中一家拜访。那是一家中等规模的电商公司,三四百人只做小红书一个流量渠道。他看到一个应届毕业生小伙子在小红书上写教人如何备孕,纯免费流量导到淘宝,单月就能带货百万。

刘智是新闻专业出身,自认在文字上有些审美,看到这些内容时,他第一反应是鄙夷。但就是这样粗糙的内容,带来了夸张的销售额。坐在办公室里,大概有十来分钟的时间,刘智没有说话,陷入了沉思。

离开该公司后,刘智与合伙人迅速复刻了这套打法。他们招了三名应届生,开设天猫店铺,每人配十部手机,在小红书上每天发布30篇内容,围绕脱毛、防晒和产品推荐。彼时小红书平台内容机制宽松,帖子改几字就能重复发布.即便团队经验不足,产品每天仍能实现2万元流水,一个月就是60万。后来的刘智,将郑州帮模式的成功总结为一句话—— “用60分的人,产出60分的内容,但是要求120分的执行标准。”

如果你是一名小红书编辑,每天的工作流程大致如此:前一晚先刷小红书,挖掘相应品类赛道的爆文模板,转发给组长过目确认;第二天一上班,就按选定模板开工——拍照、修图、写文案,一步不差地模仿;在下班前发布规定数量的笔记(通常是6条),确认顺利收录后,还不能松懈。接下来要盯数据,看是否哪篇帖子破了100个赞,一旦跑出百赞爆款,就要立刻补评论、做引导,把流量牢牢引向站外的购买链接。有人将这套内容打法形容为电子流水线、线上富士康。就是尽可能不让员工动脑子。他只要打好螺丝,别变形就行。” 其背后的逻辑是:不依赖才华,不要求创新,而是不出错。

已经离职的前郑州小红书编辑章可欣吐槽道,“比如有篇文章火了,它的内容是手拿一个牙膏,背景花花草草,我们就去模仿,我也拿着卸妆油,对着我们公司的花草拍照。”模仿市面上已有的爆款笔记,靠堆量的模式输出内容,拉高跑出爆款的概率。按照这一路径,任何人来了都能在一周内快速上手。

一家郑州帮模式的电商公司,往往需要上百名小红书编辑来支撑。“所以人才门槛要低,不能有包袱。”刘智强调。

一位做月子会所的商家,在招小红书内容编辑时,要求对方既要审美好、文笔好,还要对月子行业有所了解。最后,这名商家招了位报社出身的编辑,却始终在小红书上没有溅起水花。本质上,郑州招募的并非创作者,而是销售。凭借这套自创打法,那几年,通过布局小红书一夜暴富的故事,在郑州的土地上比比皆是。

并非所有人都能意识到,所谓郑州帮打法,其核心优势不在“打法”,而在“郑州”二字。巨大的人口红利,给了郑州帮赖以生长的空间。

在郑州,一名小红书基础员工底薪普遍只有3500元左右,且大多公司不缴纳社保。同样岗位在上海或杭州,成本至少是它的两到三倍。批量产出背后是一套以密集劳动力为支撑、以牺牲员工福利与发展空间为代价,堆砌出的极致人效比。

为了在围剿中生存,郑州帮发展出一套更灵活的应对方式。一个账号活不久,那就多准备几个;一种账号活不久,那就各种类型都注册一遍。素人号、人设号、企业号、KOS号,平台给哪类流量,就往哪边迁移。壳变了,人还在,内容照发。

多账号还不够,还得多品牌、多产品。防止品牌被封,就一口气注册三五个商标。今天这个词条死了,明天换个牌子,套在同一款产品上还能继续卖。

产品线也要尽量铺开。比如写一篇“端午节出行攻略”,推荐的十几款必备化妆品,从防晒到洗护,看着像不同品牌,其实是自家的产品换了六张皮;再比如做防脱洗发水测评,列出来的六个竞品,看似混战,实则全出自一家公司。这就是郑州帮的生存法则:品牌会消失,账号会死掉,但只要还有平台在,他们还是能想法设法找到那些别人看不见的缝隙。

不过,如今这条缝隙已变得越来越窄。2025年3月,小红书发出多条通知,禁止站外交易导流,严控同质化、低质营销内容。与此同时,流量算法也进一步调整,更倾向于分发优质原创内容。

谁都清楚,品牌化才是最终的归宿。可对于依靠郑州帮模式起家,本就缺乏学历和资源的这群创业者来说,那是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一名郑州本地的商家表示,郑州帮中的某些公司,即便做到上千规模,依然是靠做小本生意、个体户的思维在经营。“工资都用支付宝发。”品牌该怎么做?没几个人说得清楚。

对于一个从“分享真实生活”生根发芽的社区App而言,小红书始终绕不开商业化与生活感之间的拉锯。这意味着,只要“种草”仍是小红书的底层语言,郑州帮式的内容工厂,就不可能真正被连根拔除。

就像刘智总结的那样:“水下永远都不会消失。”



编辑(Edit)     删除(Delete)







>>返回【卡城华人网】主页




版权所有(C), 2002-2025, 卡城华人网中国版 www.calgarychina.ca

版权所有(C), 2002-2025, 卡城华人网中国版 www.calgarychina.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