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卡城华人网】主页




卡城新闻   加国新闻   即时新闻   娱乐八卦    最新科技   读者文摘   养生保健   美食饮品    居家生活   音乐诗画   艺术中心   风筝专辑   
房屋租赁   求职招聘   便民广告   定居指南    城市介绍   房产动态   留学移民   华人故事    教育话题   财经信息   精华旅游   难得一笑   

>>返回【卡城华人网】主页





卡城新闻  加国新闻  即时新闻  娱乐八卦
最新科技  读者文摘  养生保健  美食饮品
居家生活  音乐诗画  艺术中心  风筝专辑
房屋租赁  求职招聘  便民广告  定居指南
城市介绍  房产动态  留学移民  华人故事
教育话题  财经信息  精华旅游  难得一笑

读者文摘
 卡城华人网信息中心
 读者文摘
     俄罗斯人大量涌入中国,目的乐翻人

俄罗斯人大量涌入中国,目的乐翻人

【卡城华人网 www.calgarychina.ca】  2025-10-05 10:34
  免责声明: 本消息未经核实,不代表网站的立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卡城华人网】俄罗斯人大量涌入中国,目的乐翻人

黑河早市,金发碧眼的俄罗斯顾客以带口音的中文娴熟砍价,扫码付款后,手提油条豆浆匆匆离去。此景并非旅游团体验之举,而是中俄边境再寻常不过的日常画面。

9月15日,中国对俄罗斯普通护照持有人试行免签政策首日,黑龙江各口岸入境的俄罗斯旅客较前一日激增107%。黑河口岸单日免签入境人数达514人,占全省免签入境总量的57%。

https://img5.angelyun.com/2025/9_4/oid612003_1.jpeg

俄罗斯人并非冲着风景区而来。据俄罗斯科学院联邦社会学科研中心研究数据,当下大约有五万俄罗斯公民于中国定居,这一数据反映着两国间人员交流的现状与态势。每年约有1.1万名俄罗斯公民移居中国。这个规模的人口流动,在中俄民间交往史上堪称前所未有。2025年上半年,入境我国的俄罗斯公民数量同比激增70%。这些人都拎着行李箱来了,而且很多人不打算走。

传统认知中,俄罗斯移民主要集中于东北边境地区,但现实情况更为复杂。北京约有万名俄罗斯长期居民,已然构建起成熟的社区网络。涵盖俄语教育、餐饮服务以及各类社交组织,为在京俄民营造独特生活氛围。

上海吸引了约五千名俄罗斯专业人士,多集中于金融、国际贸易与高等教育领域。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也聚集了两千至三千人的俄罗斯社群,他们被活跃的商业生态与相对宜人的气候吸引。就连昆明机场也迎来了首批免签入境的俄罗斯旅客。这些俄罗斯人不再是短暂的过客,而是带着简历、拖着家当,准备在我国安家立业的长期定居者。

俄罗斯国内经济自2022年以来持续承压,GDP增长停滞,实际居民收入下降约5%,卢布贬值与高通胀加剧了生活成本压力。这种经济压力成为最主要的“推力”。远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与严酷气候进一步促使居民向外寻求发展机会。与此同时,俄罗斯正遭遇严峻的人口结构危机。该国生育率降至近25年来的最低水平,人口自然减少态势明显,每年约减少85万人口。

而中国的“拉力”因素十分突出。中俄双边贸易额在2023年达到2400亿美元,同比增长26.3%,为精通双语的俄罗斯人提供了广阔的跨境商业机会。中国社会治安良好、公共秩序稳定、基础设施先进、数字化服务普及,为家庭生活提供了高度可预期的环境。这些优势成为吸引俄罗斯人的重要因素。

俄罗斯移民群体的职业构成十分多样。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主离开俄罗斯前往中国创业,也有高技能专业人士、工程师、教师和医生受雇于中国企业。

中国对高技能人才,尤其在数学、物理、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吸引了大量俄罗斯科技从业者。有一些俄罗斯人利用中国平台开展跨境业务。俄乌冲突后,西方制裁导致主流国际互联网平台受限,许多依赖数字内容创作谋生的俄罗斯人收入锐减。中国则成为“数字绿洲”,提供较自由的互联网环境和成熟的本土平台生态。在绥芬河口岸,去年冬天俄罗斯人买走了68万台智能手机,相当于全俄每卖出20台手机,就有一台是从中国扛回去的。

价格差异是主要驱动力。莫斯科商场里卖九千八的苹果手机,在中国边境城市六千五就能拿下;俄罗斯超市翻三倍价的维生素片,我国药房几十块钱就能买一大盒。甚至牙科服务也成为吸引俄罗斯人的跨境消费项目。为了看牙专门出趟国,除了俄罗斯人也真是没谁了。这种专业服务的跨境消费,反映了两国在服务质量与价格方面的差异。

越来越多俄罗斯年轻人主动学中文,而中文也已被俄罗斯正式纳入高考科目。

跨境婚姻成为重要迁移渠道,许多俄罗斯女性基于对稳定生活环境的追求选择与我国公民组建家庭。这种婚姻迁移模式,进一步巩固了两国之间的人口流动。

在北京、上海等地,成熟的俄罗斯社区为新移民提供生活支持,也成为中俄民间交流的重要桥梁。这些社区不仅提供物质支持,更是文化适应的缓冲带。

2025年,中国针对俄罗斯普通护照持有者试行免签政策。这一举措成效显著,极大地便利双边交流,进一步推动了人员的有序流动与往来。这项政策实施首日就见到明显效果,黑龙江各口岸入境的俄罗斯旅客激增107%。

中俄关系的深化为人员流动提供了良好环境。普京提到2024年中俄双向旅游客流达280万人次。这不仅是数字增长,更是认知转变的载体。

中俄贸易在2023年达到2400亿美元,同比增长26.3%。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为人员流动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持续动力。

尽管吸引力强大,俄罗斯人在中国的生活并非毫无挑战。语言堪称沟通的巨大壁垒。中文声调繁复,对于母语为俄语者而言,掌握起来更是难上加难,这一差异成为他们学习中文的显著障碍。除了语言,饮食、社交方式、工作节奏和教育理念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些文化差异需要时间和努力来适应。中国永久居留权获取难度较大,这也是许多俄罗斯人面临的现实问题。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大多数人通过社区支持、语言学习与文化适应逐步融入。

俄罗斯人来华定居的潮流,反映了两个相邻大国实力对比的微妙变化。当一个曾经的老大哥开始用羡慕的眼光看待当年的学生,当中俄关系从单纯的政治同盟深化为全方位的社会交融,这种人口流动将成为历史进程的生动注脚。

或许几十年后,当人们回顾21世纪20年代的中俄关系,不会首先想到政治宣言或贸易数据,而是黑河早市上的中俄双语讨价还价声,以及那些选择在异国他乡开始新生活的普通人的故事。



编辑(Edit)     删除(Delete)







>>返回【卡城华人网】主页




版权所有(C), 2002-2025, 卡城华人网中国版 www.calgarychina.ca

版权所有(C), 2002-2025, 卡城华人网中国版 www.calgarychina.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