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卡城华人网】主页




卡城新闻   加国新闻   即时新闻   娱乐八卦    最新科技   读者文摘   养生保健   美食饮品    居家生活   音乐诗画   艺术中心   风筝专辑   
房屋租赁   求职招聘   便民广告   定居指南    城市介绍   房产动态   留学移民   华人故事    教育话题   财经信息   精华旅游   难得一笑   

>>返回【卡城华人网】主页





卡城新闻  加国新闻  即时新闻  娱乐八卦
最新科技  读者文摘  养生保健  美食饮品
居家生活  音乐诗画  艺术中心  风筝专辑
房屋租赁  求职招聘  便民广告  定居指南
城市介绍  房产动态  留学移民  华人故事
教育话题  财经信息  精华旅游  难得一笑

读者文摘
 卡城华人网信息中心
 读者文摘
     看透人性的“仓鼠法则”,李斯在怕什么?

看透人性的“仓鼠法则”,李斯在怕什么?

【卡城华人网 www.calgarychina.ca】  2025-10-08 18:11
  免责声明: 本消息未经核实,不代表网站的立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卡城华人网】看透人性的“仓鼠法则”,李斯在怕什么?

当我们谈论那个风云激荡的秦朝,除了始皇帝嬴政,还有一个名字无法绕开,他就是李斯。作为大秦帝国制度的首席构建师,他亲手为这个庞大的王朝绘制了蓝图。然而,也正是他,在帝国命运的关键节点上,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最终将自己和整个王朝推向了深渊。这个决定,就是发生在秦始皇驾崩后的“沙丘之变”。历来无数人扼腕叹息,认为李斯一世英名,为何会行此昏招?难道以他的智慧,看不透这其中的凶险吗?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必须回到李斯的人生轨迹中,去探寻他内心深处的逻辑和挣扎。

一、从“厕鼠”到“仓鼠”:权力是唯一的信仰

想读懂李斯后来的选择,就必须先理解他的人生信条。早年间,李斯在楚国上蔡县当差,只是个不起眼的小文员。有一段经历,深刻地塑造了他。他观察到,在官府的厕所里生活的老鼠,总是吃些不洁之物,还时常被人和狗的动静吓得魂飞魄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粮仓里的老鼠,住在大屋檐下,吃着堆积如山的谷米,完全没有担惊受怕的烦恼。

这次观察给了李斯极大的震撼,他发出了那句著名的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在他看来,一个人是否有出息,能有多大的成就,并不取决于他本身有多贤能或者多愚笨,而是看他能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这个“仓厕”之喻,成了他一生行动的底层代码。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要从卑微的“厕鼠”,跃升为尊贵的“仓鼠”。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辞别老师荀子,远赴秦国,开启了一场豪迈的人生创业。

李斯入秦的时机恰到好处,秦王嬴政正雄心勃勃地筹划着统一天下的大业。李斯以其深刻的洞察力,为秦王献上了那套著名的“灭诸侯,成帝业”的总体方略,深得嬴政赏识。在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中,李斯是重要的战略参谋。而当大秦帝国建立后,他更是成为了制度设计的总工程师,从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到废分封、立郡县,帝国的每一根梁柱上,几乎都刻着他的名字。可以说,大秦帝国就是他此生最大的作品,他将自己的命运与这个帝国的命运,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这种深度捆绑,既成就了他,也最终毁灭了他。

二、沙丘的迷雾:一场关乎生存的政治豪赌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公元前210年的那个夏天。出巡途中的秦始皇在沙丘突然病故,帝国的最高权力瞬间出现了真空。当时,能够决定帝国走向的,只有三个人:随行的始皇少子胡亥、掌管符玺和发布命令的中车府令赵高,以及身为宰相的李斯。

根据始皇帝生前的意愿,皇位的合法继承者是长子扶苏。扶苏不仅性格仁厚、刚毅勇武,更重要的是,他有战功赫赫的大将军蒙恬以及蒙恬手中那三十万精锐的北方军团作为坚强后盾。始皇临终前命人给扶苏的诏书,内容是“与丧会咸阳而葬”,这实际上就是一道传位诏令。

然而,这道诏令对赵高而言,无异于一张死亡判决书。赵高与蒙氏家族素有私怨,他深知一旦扶苏与蒙恬班师回朝,掌握大权,自己绝不会有好下场。为了自保,赵高必须铤而走险,而他唯一能争取的力量,就是李斯。

赵高对李斯的那番说辞,堪称攻心术的典范。他首先点明了利害关系,指出如今皇帝的印信和遗诏都在他和胡亥手中,立谁为君,只在他们一念之间。紧接着,他直击李斯内心最脆弱的地方,让他比较自己与蒙恬的优劣。无论是功劳、才能、谋略、威望,还是与未来皇帝扶苏的亲密关系,李斯都不得不承认,自己似乎都稍逊蒙恬一筹。赵高于是抛出了致命的结论:“然则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乡里明矣!”

这句话,彻底击溃了李斯的心理防线。李斯是典型的权力动物,他一生的奋斗,都是为了攀上权力的顶峰。对他来说,失去宰相之位,就意味着他“仓鼠”理想的破灭,意味着他前半生所有努力的付之一炬。更深层次的忧虑在于,扶苏和蒙恬的政治理念,与他所主张的严苛法治并不完全一致。一旦他们上台,不仅是李斯个人的政治前途未卜,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帝国制度体系,也可能面临被修正甚至是被颠覆的风险。这是他绝对无法容忍的。

在个人荣辱、家族安危和政治理想的多重考量下,李斯内心的天平最终失衡。既然无法独善其身以报先帝,那就只能选择一条对自己最有利的道路。于是,他与赵高合谋,藏匿并销毁了始皇帝的真实遗诏,转而伪造了一份新的诏书,以始皇帝的名义赐死扶苏与蒙恬,拥立了懵懂无知的胡亥为二世皇帝。这一决定,对于李斯而言,是一场为了维护自身地位与政治路线的豪赌,他押上的,是自己的政治生命和整个帝国的未来。

三、帝国的崩塌与个人的毁灭

这场不光彩的宫廷政变,让李斯在短期内似乎成了赢家,他保住了自己的宰相之位,继续以帝国的“裱糊匠”自居。他或许天真地认为,凭借自己的政治经验和威望,足以控制住局面,辅佐新君,让帝国这部机器继续平稳运转下去。然而,他从一开始就打错了算盘,他既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也严重低估了盟友赵高的阴险与能量。

胡亥二世本就是个贪图享乐的君主,他对赵高言听计从。赵高则利用皇帝的宠信,开始有计划地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并一步步地蚕食李斯的权力。赵高非常清楚,只要李斯还在宰相的位置上一天,自己就无法真正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此,扳倒李斯,成了他的核心目标。

赵高先是不断向胡亥灌输李斯功高震主、心怀叵测的观念,然后又巧妙地利用李斯急于劝谏皇帝、纠正时弊的心理,故意设下圈套,让胡亥对李斯产生了极大的厌恶和猜忌。当君臣之间的信任出现裂痕,构陷就变得轻而易举。最终,赵高以谋反的罪名,将李斯送进了监狱。

身陷囹圄的李斯,终于尝到了自己亲手酿下的苦果。他曾经上书自辩,细数自己为帝国立下的七大功绩,希望能唤醒胡亥。但这封绝笔信,被赵高死死扣住,根本无法上达天听。在赵高一手遮天的司法体系下,所谓的审讯,不过是屈打成招的过场。为了免于无休止的酷刑,李斯最终被迫承认了那些莫须有的罪名。

公元前208年,为大秦帝国奉献了一生的李斯,在咸阳的街市被处以极刑。临刑前,他对着自己的儿子发出了最后的悲鸣:“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那个最初的“仓鼠”梦想,最终以最惨烈的方式破灭。李斯的死,宣告了秦帝国最后一位稳定器和设计者的离场。他当初为了维护帝国而做出的选择,最终恰恰成了加速帝国崩溃的催化剂。他的悲剧,是一个时代制度性悲剧的缩影,也深刻地警示着后人:当个人的命运与权力过度捆绑,任何看似“理性”的抉择,都可能将人引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编辑(Edit)     删除(Delete)







>>返回【卡城华人网】主页




版权所有(C), 2002-2025, 卡城华人网中国版 www.calgarychina.ca

版权所有(C), 2002-2025, 卡城华人网中国版 www.calgarychina.ca